他们不是登山家,却攀登到海拔6000余米的珠峰做观测实验;
他们不是探险者,却在人:敝恋牡胤焦ゼ峥四眩
他们不是旅行者,却在中国国土四分之一的范围布下监测网。
为进一步揭秘自然奇迹,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2022年4月28日中国全面启动“巅峰使命”珠峰科考。该科考首次应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揭秘气候变暖背景下珠峰极高海拔区环境变化规律、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特征及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人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特征,创造了多项科学考察研究的世界纪录,是人类在珠峰地区开展极高海拔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一次新的壮举。北大科考队员与16个科考小组共270余名科考队员一起,,聚焦珠峰地区的环境变化,从大气、水、生态、地表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为获取一手数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院长朱彤带领“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珠峰科考分队,佩戴测量血氧、心电监测的传感器,肩负登山包,拄着登山杖,在珠峰登山大本营和绒布冰川之间,5200多米的海拔以上,负重前行,来回徒步穿梭。科考队员收集自身血样、尿样、唾液等标本,测量血压、监测脉搏波传导速度等,“随着海拔升高,自己身体会相应发生变化,这种直观感受得出来的数据更有启发意义”,他们以亲身试验为后续研究提供样本支撑。这也是我院继2019年在纳木错、2021年在林芝、鲁朗开展“青藏高原大气强化性”科考研究,以及2021年在拉萨、林芝两地长达四个月的“高山地方病和高原生理适应”主题科考研究之后又一次青藏科考研究。
图1 主持人介绍本次讲座
9月24日上午10时,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星火环境人”系列分享会在环境大楼报告厅举办,活动邀请到朱彤、叶春翔老师,徐一凡、姚媛博士,以及博士生张冲,共同为现场一百余位环院学子带来了一堂关于青藏高原与人类活动奥秘的丰富而生动的公开课,一个个充满科学趣味又不乏生活气息的精彩故事,一次次联结环境科学与生命健康研究的科学实践探索,科考队成员们用亲身力行诠释了新工科服务人民的意义。
图2 朱彤院士作专题分享
“为什么一定要登珠峰去做科考?”朱彤老师认真的给予了说明。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正以惊人的速度变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就开始启动青藏高原科考活动,1970年进行的第一次科考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现如今,全球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造成了独特影响,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等青藏科考十大任务,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意义,每一个课题、每一项研究,都与我们的生存环境、生态平衡、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
20多年前朱彤带领北大师生在珠峰科考时,发现地面臭氧浓度惊人的高,由此提出青藏高原大气氧化性强的假设。“极高海拔的高寒缺氧和环境污染,会对人体产生叠加的伤害效应”。本次科考聚焦极高海拔区域的人体变化和这种剧烈环境变化中对人体的健康伤害,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测量,团队成员致力于对高海拔区域的生产生活或短期来访的人群健康提供预防和保护措施。此外,团队还对珠峰地区地面臭氧全面检测,验证冰川风的科学猜想,揭示臭氧垂直交换机制。朱彤自豪地说:“本次科考动用了各种先进仪器和手段,突破了认识和知识边界,这离不开祖国科技的高速发展与对科学研究的鼎力支持,国产仪器首次在珠峰探测中亮相对我们的科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图3 珠峰科考队的学生代表徐一凡分享
“冲锋在前,勇担重任”,环境人以亲身实践科研,用奋斗丈量大地。在两次青藏科考过程中,高反、干燥、强紫外线给每位科考队员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他们没有退却,选择了坚定信念,迎难而上。科考队成员徐一凡用“Responsibility、Courage、Love、Dream”四个关键词分享了他在珠峰科考过程中的难忘经历和高海拔地区生活里体味出的人生百态。谈及责任与担当,他回忆起朱彤老师亲临科考一线的身影;提到勇气与坚韧,他谈到了登山运动员攀登到险峻巅峰时的勇往直前;说及关怀与温暖,他面露笑容分享着一路上同伴们的相互关心以及与当地野生动物的和谐互动;说起挑战与磨砺,他提到了高原反应带来的鼻炎加剧被误判为“脑水肿”的经历,看似云淡风轻的背后,却是曾经直面生命危险的残酷。正是对责任与使命的坚定、坚韧与坚守,他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圆满完成了科研任务。“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会促使你不断成长、努力”,珠峰脚下,他在更加自信、笃定和勇敢的姿态中真挚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图4 圆桌交流讨论
由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师生在青藏高原科考时建立临时党支部,以红色信仰引领绿色使命,经历重重考验,超额完成了相关研究工作。圆桌会议环节,科考队成员们相继就研究方向、科研故事和体验收获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在严寒的恶劣环境下,困难与挑战纷至沓来,身为支部书记的叶春翔一直在思索如何将大家拧成“一股绳”,也时刻担忧同学们的身体与生理状况。纵然天寒地冻,对科学的探索、对真理的追求、对生命力量的敬畏,伴随着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每份赤诚的热情都鼓舞着全体科考队成员有勇气、有力量地在珠峰前行。
从陌生到熟悉,从恐慌到适应,在高海拔地区长时间参与科考活动的姚媛分享了在与当地人交流时的收获感与成就感,每一次的奇遇都是逐步探索迭代成长的过程。参与了两次青藏科考的张冲叙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从最初忙乱于高原上的各种突发情况,比如安置的帐篷被龙卷风刮飞导致科研材料被摧毁、夜晚温度骤降而整夜失眠、洗脸巾日常被冻成冰块……到后来能够镇定自若地处理应对这些野外科考难题。珠峰之行诠释的正是不忘初心、不负使命的坚定信念。怀揣着环境人的理想逆风前行,许祖国碧水蓝天与星辰浩瀚。
图5 珠峰科考队成员代表与献花同学合影
“为什么要选择臭氧作为主要检测指标?”朱彤回答道:“二十年前我们测量出青藏高原的臭氧含量很高,超高浓度的臭氧在高海拔和强紫外线条件下具有更强的环境效应,但由此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的:τ跋煳颐侨匀狈θ鲜。如今,我们拥有的高精尖技术手段可以去进一步挖掘这一奥秘。”从历史相似事件的角度出发,再结合现实意义对选择臭氧的原因进行解释,不仅彰显了科研人严谨的品质,也激励和启发同学广泛思考,深入探究各类问题蕴含的科学原理。十余年的时间,青藏高原的基础设施与通讯技术在迅猛发展,这为青藏科考研究提供巨大助力。珠峰尚在彼处,但我们已经不是当年的我们,如今,我们有技术、有方法、有条件去探测珠峰的奥秘。
图6 全体师生合影
“您会想登顶珠峰吗?”
“这个野心我原来是没有的,但这次能到海拔6000米,以后也许能到6350米、也许能到7000米……(原来)不敢想象的这些目标,都是有可能的。”
“假设到了峰顶,您最想做的是什么?”
“带几台大气污染测量仪器,到珠峰顶上亲自做一次观测,这是最大的梦想。”
环院精神,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生生不息。依靠于祖国强大的科技发展力量,环境人的科考工作已然翻开崭新的一页,踏上了新的征程。时代正赋予环境工作者新的使命,我们将怀揣绚丽环境梦,以不怕苦、不畏难、勇挑重担、勇克难关的精气神与行动力,践行新时代环境工作者核心价值观,为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上谱写环境保护事业新篇章、建成世界一流环境学科而努力奋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协调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此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环境人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争当“排头兵”,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无私奉献,以星星之火成就美丽中国。“星火环境人”系列分享活动将继续邀请杰出的环境人分享他们的故事,以激励和提振各位环境学子在我国的环保事业中担当作为、奋斗进。